南京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馆迁址后将重新开放。 钟山风景区供图
据孙中山纪念馆副馆长鄢增华介绍,孙中山纪念馆原本位于南京中山陵以东的藏经楼(藏经楼为中山陵附属纪念性建筑之一,建于20世纪30年代,1987年藏经楼被改辟为孙中山纪念馆),其基本陈列《世纪伟人—孙中山生平史迹展》自2006年至今已有16年之久,在陈列内容、展示手段等方面均需进一步提升。“同时,纪念馆原来的地理位置偏僻,游客量少,建筑年代久远、亟需整修,海内外各界人士包括全国、省、市政协委员以及专家学者,都曾提出搬迁孙中山纪念馆的意见建议。”
“2021年8月,‘孙中山纪念馆搬迁及重新布展工程’获批复同意。根据方案,纪念馆由原来的藏经楼展馆,搬迁到现嘉麟楼展馆。”鄢增华告诉记者,嘉麟楼位于中山陵墓中轴线博爱坊东侧80米,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当时预计,重新布展后,纪念馆展陈面积将由原藏经楼展馆550平方米(仅展出图片130余幅、文物藏品60余件)增至嘉麟楼展馆2700平方米,展线达480米,可以显著提升纪念馆自身软硬件设施条件。在展馆搬迁后,藏经楼也将作为孙中山纪念馆文物史料保管中心,继续发挥其中山陵附属纪念性建筑的文物展示与活化利用功能作用。”
据介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周琦教授团队作为整个工程的建筑维护设计团队,遵循“最小干预、延续文脉”的原则,整合嘉麟楼原本较为松散的建筑体量成为一个完整的形体,与中山陵主体风格和色调保持相对统一,再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改造提升,使嘉麟楼更加符合中山陵片区的建筑特点和风貌环境,实现了“质朴隽永、庄重典雅、馆陵一体”的效果。
“改陈后的孙中山纪念馆基本陈列名称仍为《世纪伟人—孙中山生平史迹展》,包括了六个部分。”孙中山纪念馆展览研究部卢立菊介绍,“新的展陈也吸收了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共展出文物藏品164件(套),其中40多件为首次展出,展出图片305幅,使用场景、雕塑、艺术品、多媒体等表现形式32项,力求精益求精,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奋斗的一生。”
“展览布局注重以人为本,一方面,孙中山的‘原话’‘原声’‘原著’贯穿展览始终,时人及后人对他的评价穿插其中,让观众对孙中山这一历史人物看得见、记得住;另一方面,主展线与副展线互为补充,重大事件、重点内容重点设计、重点展示,让观众对孙中山的历史史迹和功绩印象更加深刻;此外,通过‘声’‘光’‘电’等展示手段,形成多处互动空间,让观众潜移默化中感受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卢立菊说。
中山陵园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以孙中山纪念馆重新布展开放为新的起点,发挥好中山陵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功能与作用。(完)
2022粤港澳大湾区“香港赛马会杯”青少年网球邀请赛开赛****** 中新网广州1月6日电 (王坚 陈俊亮)为期3天的2022粤港澳大湾区“香港赛马会杯”青少年网球邀请赛6日在广州南沙国际网球中心开赛。邀请赛设置了U12和U14两个组别的男、女子团体赛。 该比赛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等大湾区9个城市积极响应,派出选手参赛。逾120名优秀青少年网球选手将通过单打、双打结合的团体赛模式进行交流与对决。从参赛队伍的数量和运动员水平看,该赛事为华南乃至粤港澳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少年网球赛事之一。 ![]() 广东省网球协会副主席贺东波表示,该协会与香港赛马会自2019年携手合作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网球运动的推广与交流,尤其着重青少年的发展。双方通过举办多期少儿公益培训、青少年团体赛等项目,深受广大网球爱好者的热爱。该赛事已逐渐成为大湾区青少年竞技交流的精品项目,为网球少年们提供了网球竞技和文化交流的良好平台。 香港赛马会国内体育项目主任任军表示,该比赛搭建粤港澳大湾区各地青少年运动员竞技交流平台,希望参加此次赛事的各城市年轻运动员努力拼搏,在优良的设施条件和竞技环境下茁壮成长。 ![]() 当日,该赛事还设置了精彩纷呈的嘉年华区域,设有击球进攻大挑战、趣味运球挑战赛等一系列活动,让青少年运动员们在参与赛事之余,参与网球游戏活动,感受赛事带来的快乐和趣味。 该比赛由广东省社会体育和训练竞赛中心主办,广东省网球协会承办,香港赛马会独家冠名。作为香港最大的非盈利和慈善机构,香港赛马会多年来始终支持全民健身网球项目的普及和推广,为该赛事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完)
|